苏州感觉统合训练
大脑潜力有多大?让大脑训练增强学习力!
心理学家就曾发现:同处幼儿阶段的异卵双胞胎与同卵双胞胎相比较,异卵双胞胎间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与同卵双胞胎相比,甚至能够相差2-3倍。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逐渐变小,特别是到了学龄期,这种差异更是几乎可忽略不计。

这说明,脑功能确实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后天的养育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这种天生的差异。实际上,任何一个特定的脑功能都受到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一、大脑的潜力有多大?
在吕克·贝松导演的热门科幻电影《超体》中,讲述道: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若能全部开发,人类将会成为一个“超体”,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但现实并非如此。当代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每个脑区都会发挥不同强度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脑区在发挥功能时是完全寂灭的,只是作用强度不同而已。
(二)脑训练与脑基本功能区发育阶段一致
孩子常常是“上一秒是天使,下一秒是魔鬼”,前一秒他懂礼貌,听得进爸妈的道理,后一秒却撒泼打滚。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与成人的大脑有所区别。
成人大脑中各部分配合亲密无间,整体运作能力强,但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不同脑区间的神经联结还未完整地搭建起来,所以运转过程中各部分无法良好配合。而随着孩子长大,大脑得到发育,各脑区间的联结会趋于完整。
孩子有几个大脑?3个。其实3个指的是孩子大脑的三大区域: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高级推理脑。
各个大脑皮层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利排列,依次是:枕叶→顶叶→颞叶→额叶。而这也与相应脑功能的成熟顺序相一致,(从早到晚)依次是:感知觉→运动→语言→复杂认知功能。
所以孩子的大脑训练要遵循脑的功能区的发育规律,脑训练与脑的基本功能区发育阶段要是相一致的!
学前阶段是孩子感知觉能力与运动技能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父母能给予的大脑训练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文化环境,让他不断地接触人、事、物,拥有大量的外部交流机会,孩子接收到的丰富的感官刺激,感知觉与运动能力因此提升。
小学阶段是思维训练、书面语掌握的主要阶段。该阶段,家长可以增加孩子阅读量,鼓励他多读课外书以扩大知识面,启发思维。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逐渐成熟。那么这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计划与组织。
大学阶段,孩子的大脑额叶发挥着对其他部位的主要控制作用。这时孩子应该能够认知并控制自我情绪,也就是情商的提高。

二、脑功能训练增强学习力
那如何通过不同脑功能区的训练达到增强孩子学习能力的目标呢?
(一)脑与感知觉能力训练
感知觉能力是大脑较基本的一个能力。
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实验内容就是尽可能封闭被试者的所有感觉通道,比如戴上耳塞;把人放到一个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环境中,并观察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大多数被试者只能坚持24-36小时,几乎没人能坚持到72小时。
事实上,在实验开始前后,专家还做了另一个小测试:要求被试者拿着一根铁棒,在不碰触四壁的情况下,插到一根铁管中去。
这是个相当简单的操作,但就是这么容易的操作,当被试者仅经历几十个小时的“感觉剥夺试验”后,却无法将其完成。
这说明人的智能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感知活动。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不断适应环境压力的过程。此外,我们也发现,生活中那些优秀的人都有个共同点:感知能力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觉能力?
1.丰富儿童的生活环境
学龄前是孩子感知觉能力发展的主要阶段。这时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如:带孩子跑步、踢球、亲子“两人三足”、踏青等等,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信息,孩子的感知觉能力因此得到发展。
2.促进儿童从无意感知到有意感知活动转化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感官通道去感知事物,促进孩子从无意感知到有意感知活动转化。
3.观察活动描述
此外,让孩子观察身边的活动并且练习描述能力。比如:带孩子参加写作课程也是个好方法!
(二)脑训练与注意品质培养
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但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与其他心理机能难以分开,它是其他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
注意可分为以下类型:
1.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
2.无意注意:本能的,无需付出努力就能达到

三岁前孩子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普遍增强。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只能够保持在15分钟左右,所以上小学前的孩子每次的学习时间也不能设置得太长。
在注意广度的方面,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只能同时保持在2-3个对象上,而成年人是4-6个。此外,注意的分配及转移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强的。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品质呢?
1. 有意注意技能开发: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及时表扬。
2. 注意的选择性开发:在规定时间找出有关对象,如:划消游戏。
3. 注意的稳定性开发:可通过放风筝等活动来培养。
4. 注意的广度开发:可让孩子回忆看过听过的故事内容。
5. 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学前儿童可进行带路游戏、找错游戏。
(三)脑训练与记忆能力培养
记忆力是孩子学习所需的较重要能力之一。按时长划分,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明晰了记忆的形成阶段,我们就可以通过把控记忆形成环节达到提升记忆。
01如何做到有效注意?
有效注意是记忆的前提,而有意注意属于有效注意,无意注意则不是。如何做到有效注意?
比如:
课前做好预习,上课时就有意识地重点关注自己预习时的薄弱环节;做笔记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注或用游戏口诀等有趣方式去记忆,凸显你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但这其中涉及注意衰退问题。注意的稳定性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家长不能以成年人的注意稳定性标准去要求孩子。
曾有家长和我抱怨:“我家4岁的宝宝为何25分钟的课程都坚持不了?”而对于一般的4岁孩子来说,注意稳定性是低于15分钟的,因此注意力高度集中25分钟,对他来说是极度困难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按照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发展规律,去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02如何做到有效输入?
扩充知识组块是有效解决办法!曾有学习者做过这样的实验:
让一组有国际象棋经验的儿童与一组没有国际象棋经验的成人来复盘棋局。在记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面对有规律的真实棋局时,儿童组复盘成绩优于成人组,而在面对随机摆放的虚假棋局时,儿童组的成绩低于成人组。
儿童组之所以能迅速复盘有规律的真实棋局,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国际象棋经验,他们的象棋知识是成体系的,知识组块的内容更多。而当面对随机的虚假棋局时,儿童组就失去了优势,就单纯的记忆数量而言,成人是优于儿童的。
如何扩充知识组块呢?
1.知识系统化
将零散知识进行梳理,知识系统化,能扩充我们的知识组块。思维导图就是个好方法!此外,像是英文单词学习中的词根记忆法、同义反义记忆法等,都能帮助扩充知识组块。
2.重复巩固次数
重复巩固,增加巩固次数,也能达到扩充知识组块的目的!
03如何做到有效提取?
有许多家长反馈:“为何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笔记漂亮整洁,却考不出好成绩高分数?”、“孩子上课一听就懂,考试却一考就错!”
这是因为考试需要孩子将记忆的知识提取出来,但孩子没做到有效提取。有效提取才是王道!如何做到有效提取?
1.提供丰富稳定的线索
丰富稳定的提取线索能帮助孩子提高记忆提取效果。比如:让孩子通过图片、情境、口诀等与知识相关联的事物进行记忆,当考试时,孩子就能通过这些丰富的提取线索,顺畅且稳定地回想起之前复习的知识。
这是因为没有重新加工课程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堂内容进行重新的梳理与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相当重要的!
“知识二次加工”其实就是一种稳定的提取线索,也是一个将分散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比起单纯去背笔记、课文等效率高得多!
2.分散记忆
很多孩子喜欢“临阵磨枪”,考前狂背,一下连续自习三小时。但研究表明,一次性的集中学习,远不如分散记忆。而信息的保有量不同,提取效果自然也不同。
大家特别容易忽视记忆再巩固阶段。
记忆在提取后会经历一个“脆弱易变区”,特别是长时保存的记忆,若这时进行干预,就能极大影响长时记忆,哪怕记忆已被稳固地保存下来。
所以在复习时,即便孩子之前对某个知识点已很熟悉了,但复习时突然模棱两可了,一定要督促孩子去立刻确认,不要就此“放过”。因为这时的“再确认”能再次稳固孩子的记忆,若“放过”,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点会变得脆弱,甚至渐渐消除。
所以有意的遗忘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家长要把握好记忆再巩固阶段!

04 记忆术
有没有“记忆术”呢?市面上大部分的记忆课程基本是根据图像记忆、联想记忆或以熟记新的方法去设置课程。
*以熟记新:经典房屋记忆法、数字-形状记忆法、连锁记忆法
那如何为孩子进行记忆训练呢?主要有以下3点:
1.加强注意力与观察力的培养
2.利用语音转换将短时记忆的内容推入长时记忆
3.利用不同的脑半球活动从事不同的记忆作业
(四)脑训练与思维能力提升
思维能力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涉及“模块化过程”,我们之所以能在面对问题时找到应对策略,是因为大脑形成了比较固定化的认知神经网络,所以在处理应对过的问题,我们更有效率。
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首先要了解问题解决的步骤(如下):
1.集中注意
2.抽象推理
3.形成解决方案或策略
4.灵活变动策略
5.评估修正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大脑的额叶密切相关,特别是左侧额叶,所以脑损伤患者中,左侧损伤的较右侧更容易出现思维障碍。

机构介绍:
金色雨林学习能力教育工作始于1994年,1999年成立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 ,专业为3-14岁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课程,其中包括学习能力测评、心理素质辅导、家庭教育咨询、以及专业学能训练。金色雨林是全国首家采用感觉统合、思维理解、情商课程的优教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脑科学与学习“课题的重要实验基地。目前近150家门店分布全国各地。
在中国科学院、北师大等研究机构的协助下,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女士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荷兰莱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张雨青教授20多年研究实践中率先形成一套独特、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IEP’)。
二十多年来,经过金色雨林中心“个性化教育方案”指导的孩子已近四十万人,学习能力训练有效率为96.8%,得到教育界专家、教师、家长们的充分肯定。
面向全球同步发展和竞争,中国社会在教育系统发展计划中,对于新一代孩子的核心素养和国际竞争力,提出多方位的新要求。
地址:
苏州园区西沈浒路中海湖滨一号商业街29幢103号(建行隔壁)
苏州园区星湖街178号湖东邻里中心Z326室
苏州新区绿宝广场二期步行街2幢1025号(东大门入口处)
苏州吴中万达广场金街西区9幢116-118号,216-219号
如您还想了解更多苏州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学费_地址_哪家好等问题可以来电或在线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