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一波投资浪潮中,有弄潮儿,也有翻船者。很多养老项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出现经营成效差、运营管理吃力,甚至倒闭的现象。
本文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谈一谈导致民营养老机构出现上述问题的10个原因,以资借鉴。
1、好聚难散
民营养老机构在开办初期,大多是几个关系要好的合伙者投资开办的,早期没有盈利时,一切都很正常,无需制定严格的制度,也不用分配股权,这种模糊的界线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等到养老机构做大了,开始盈利了,制度对于一家养老机构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了,利益的分配也开始成为合伙人之间的难题。于是,原本感情要好的合伙者因为利益、养老机构的主导权开始了内耗,最终就解散了,养老机构也因此走向末路。
2、本末倒置
许多民营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其实对养老行业本身缺乏了解,开办养老机构仿佛做生意一样,将更多关注放在了社交关系、社会关系上。
但是这些管理者都忘记了,养老行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本身的服务质量要过硬,服务质量都不过关,再好的社交关系也带不来良好的发展,有资源了也争取不到,这就是本末倒置带给养老机构最大的危害。
3、内耗严重
养老行业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甚至每个工作人员之前都是有关联的,遇到事情了,养老机构管理者可以协调平衡,但是一定不能搞斗争。内耗是引起养老机构倒闭的最大原因之一。
某个部门领导与另一个部门领导互相之间有矛盾,这个部门领导一气之下带走许多骨干,机构的运转一下子就垮了。存在内耗的养老机构一定没有凝聚力,做事也不够有效率,内耗是养老机构运营的一大隐患。
4、忽视制度
有些养老机构的管理者不靠制度去管理员工,而是靠人,靠惯性去管理。这种管理的方式很早之前存在了,早期的时候,许多中小型养老机构都是靠关系去管理。
然而,一家养老机构的经营发展不是光靠信任就可以维持下去的,以情感作为管理的养老机构在发展的道路上是会被束缚住的。
5、完美主义
有些管理者是完美主义者,总是对工作人员下达“高标准,严要求”,因为求之深,所以责之切,总是有太多的挑剔,太多的责备。
最终工作人员忍受不了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产生反感心理,最终集体走人,又或者剩下的核心骨干人员寥寥无几,最终也只能走向倒闭。
6、集团综合症
现在全世界号称“集团”的养老机构总数都比中国的少,中国有太多的投资人喜欢称自己是某某集团的董事长,这样的民营养老机构在我们的身边,一抓就是一大把。这就是典型的虚张声势,好大喜功的经营模式,也是现在民营养老机构的写照。
7、大企业小心态
有些民营养老机构的规模非常大,但是管理者的目光还很短浅,心态也很小。养老机构的发展缺乏战略、缺少人才,对待服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能省就省。
养老机构管理者本身是非常有资本的,但总是不愿意将资金放在对于养老机构发展真正有用的地方上。这或许是管理者对于怎么做大养老机构还不太了解,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短浅的目光和这种小心态是会拖垮养老机构的。
8、精于营销
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的区别点,很大部分在于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营养老机构的管理者总是将资源重点放在营销这一环节上,认为营销做得好就会发展得好。
这种经营方式,即使有一段快速的成长,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抗风险能力是脆弱的,这种经营方式的民营养老机构基本没有经营超过3年的。
9、独断专横
有一些管理者是非常自我的,听不进去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机构的发展有着自我的看法,实施很多不合理的政策,在制定许多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执行的同时,自己却屡屡跳出制度行事,成为制度最大的破坏者。一家没有鲜明制度的养老机构,就像汽车没有油一样,跑不起来。
10、朝令夕改
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需要管理者自身有想法、有远见,但也怕太过有想法了,工作人员找不到方向,工作上很茫然,即使有再强的信心,也会被打磨得干干净净。
未来,很多养老机构或者养老服务企业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不知道如何处理经营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先讲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被“糟糕的管理”累死!
H总,经营着一家300张床位的护理型养老机构,该机构地处省会城市,经过五年发展,已经拥有3家直营连锁机构和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床位总计近1000张,年营业额接近5000万元(全部按月收费,不卖会员卡)。
除此之外,近两年来旅居养老市场很火热,H总又涉足旅居业务,由于在区域内很有品牌影响力,旅居业务开展的还不错。
因为我一直从事养老产业相关业务,很早就与H总认识。前段时间他找我深聊了一次。一见面就听他吐槽,说现在企业规模做大了,但是管理十分不给力,摊子铺的很大,但是效益越来越差,都快干不下去了,要是能转让出去也行啊。
我问他整个公司有多少人,他说全部不到400人。我又问他公司总部有多少人,说60多人。我接着问他公司净利润多少,他说这两年下降了很多,只有一个机构的时候成熟运营能达到20%多,现在勉强维持在7%左右。
我进一步追问,是不是总部管理人员还觉得人手不够,他答是的。“是不是现在养老院连换个灯泡都要打报告给总部营运部,而且总部还忙得顾不上,一周过去了也没给换上,害得老人老是在抱怨。”
他说:“万老师您说的太对了。”我说:“既然问题这么严重了,作为老大难道你没有悟出点什么道理?”结果这一问把他问糊涂了。
后来,我又单独走访了H总的公司下属的A养老机构,在那里住了三天,通过观察和对管理人员的访谈得知,这家200多张床位的养老机构日常管理真的令人吃惊!
就拿开会这个事来说,从常规会议来讲:机构全体员工每天要开早例会、每个部门单独还要开早例会、机构的管理干部每天要开夕会、每周一上午要开周会、每周六下午要开周总结会,每月度还有月度会议等。而非常规的像各种专题会、讨论会等临时性会议也非常繁多。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会议通告、总结、精神等文件数不胜数,机构的打印机每月的打印量堪比一家小型文印社。会议文件人手一份,重要的文件还得组织员工下班后继续学习和考核。

欧英明德咨询集团是一家集康养项目战略规划咨询、全案策划、商业和盈利模式设计、投融资与运营营销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咨询策划服务机构,被评为中国管理咨询50强。自创立以来,秉承“三分咨询、七分辅导”的咨询理念和“三分策划、七分执行”的策划理念,通过“教练式辅导、辅导式咨询、咨询式培训、定制式策划,落地式执行”的服务模式,成功地为3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服务,其中80%的项目为康养产业综合体,80%的客户是央企和国企,80%的客户是房地产企业,合计完成康养咨询项目350余个。
旗下欧英养老商学院,秉持“实战、实操、实用、实效”的培训理念,依托欧英明德咨询集团及天佑安康康养集团十余年的养老实操经验和专业支撑,联合业界知名人士,通过专题讲
座、案例分享、标杆参访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学员分享自身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和最新理
念,截止2020年,成功举办高管研修班50期,院长训练营50期,培训了3000多名中高端养老人才。同时,致力于为广大企业家们整合养老产业相关资源、提供高端人脉资源,打造终身学习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家们更好理清思路,避免重走弯路,共同成就我们的养老事业,为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维也纳酒店二楼
如您还想了解更多北京养老培训机构学费_地址_哪家好等问题可以来电或在线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